今天下午,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召開了一次非常重要的理事會。
這次會議有三個議程:一是道氏技術、歐神諾陶瓷、科達潔能、東鵬陶瓷四個企業分享上市經驗;二是發出成立協會孵化上市基金的倡議;三是動議新的秘書長人選。
▲ 榮繼華發言
道氏技術董事長榮繼華介紹說,道氏技術成立于2007年,2008年初開始有銷售。從2009年開始準備三年上市財務報表。2014年12月份實現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到目前為止,道氏技術在資本市場已經募集資金十二三億,未來要募集的資金達30億以上。
榮繼華認為,道氏技術之所以能夠這么快實現上市,主要經驗有兩條:一是有可持續規劃。比如3年的財務報表和2年的上市要有可持續性,不能半途而廢;二是經營有規范性。股東結構里需要一個懂上市財務、稅收規范的專業人士。
榮繼華表示,大家通常認為陶瓷企業不適合上市,這是不對的。現在大消費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高品質的瓷磚賣得很貴,企業一旦與資本市場結合,發展會很快。前面是做加法,后面就是做乘法。道氏技術如果不上市,不可能今天能進入新能源領域,搞石墨烯產業。
榮繼華指出,陶瓷行業目前銷售額在10—50個億的企業不少,現在品牌企業上市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如果我們行業目前有一堆企業上市了,那對整個行業競爭環境是一個很大的凈化,大家的發展就會更快,更健康。
榮繼華最后認為,前30年大家比的是勤奮、渠道,后30年要加上資本,大家才能走得更快。
▲ 鮑杰軍發言
歐神諾陶瓷董事長鮑杰軍透露說,目前歐神諾與帝王潔具合并的批文已經全部完成,正在辦理之中。只剩下一個新三板退市的問題。估計年底之前可以完成交割。
鮑杰軍介紹說,歐神諾創辦于1998年,股東都是后來上市公司科達機電的原始股東。歐神諾與科達機電分離之后,由于股東們對上市都不陌生,因此,這么多年來就一直堅持規范經營。2014年,歐神諾成為新三板的一員,后來發現新三板令大家“失望”,所以就還是想上主板。原計劃今年初報材料。但中間碰巧遇到帝王潔具,大家一見如故,于是就決定合并。
鮑杰軍特別解釋了與帝王潔具合并的原因。因為帝王潔具沒有單一大股東,這樣合作起來就不困難。而且三個股東從1994年開始合作,20多年來一直很穩定。另外,帝王潔具是做亞克力衛浴,歐神諾做陶瓷,二者互補性很強。合作之后帝王潔具要從亞克力衛浴延伸到陶瓷衛浴主流市場就更容易。
鮑杰軍認為,歐神諾與帝王潔具的合并,提供了單獨上市之外,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另外一條路。獨立IPO上市總是存在一些不確定性,通過并購重組上市相對更容易。兩個企業合作會產生合作效應。合作就是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歐神諾的股東都非常贊成這件事情。
鮑杰軍表示,以前陶瓷企業上市,上一個死一個。本質上是一規范就死。但這幾年我們看到,陶瓷企業經營水平進步已經非常大了。應該說,規范經營對企業是得到比失去多。多交稅,政府對你會更關注,你的市場機會也會更多。現在大型地產公司都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與上市公司做生意會更加容易。大家都在上市公司里,整個行業的游戲規則就會改變。所以,歐神諾是希望更多企業都進入資本市場。
▲ 邊程發言
科達潔能董事長邊程首先透露說,自己是1990年到佛山,1992年為佛山照明寫了第一份招股書,當時自己才26歲。他說,自己最熟的就是上市。1998年進入科達機電,是鮑杰軍引進的。當時企業200多人,租了23畝地,一年利潤2000多萬。上市耕耘10年之后,銷售翻了25倍。
但邊程告誡說,一個企業是不是上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守住底線,依法辦事。你的原始股東的利益是不是保護好了,稅收是不是補交了。民營企業一定要以做事為主,把賺錢當結果。如果把發財當目的,就很麻煩。做企業做到最后是做人。厚道才能厚得。上市是成功失敗的放大器。路走對了,成功就很快,路走錯了,失敗也很快。
邊程還“報料”說,科達機電當年上市的時候還白給了員工10%的股份。但結果是,到2009年,108個員工中有44個走了,留下了64個。這些年來,科達走出去的人辦了53個企業。科達起家的拋光線、磨邊機的圖紙以及技術骨干都在外面,但今天科達的市場份額還是超過80%。你能說留下的64個人都是傻瓜?
▲ 何新明發言
東鵬陶瓷董事長何新明介紹說,東鵬在2000年轉制之后,目標就是想成為上市公司。這十幾年來目標都沒有改變過。2013年東鵬到香港上市,去年私有化,今年準備在國內A股上。
何新明解釋說,之所以考慮上市地點的選擇問題,是因為兩地資本市場的機制不太一樣。香港程序很規范,東鵬用了8個月就上市了。因為在香港資本市場,有人買你的股票你就可以上市。但港股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市盈率低。股民們認為房地產有泡沫,與之相關的產業就有泡沫。所以,平均市盈率只有7倍左右。這樣,在香港就很難達到非常規發展的目的。
湊巧的是,佛山陶協本次理事會召開的前一天,即11月6日,朋友圈內有一組疑似“東鵬陶瓷員工”在政府大門口維權(股權)的圖片流出。這件事情發生在東鵬啟動國內上市之際,自然很耐人尋味。但令與會者沒想到的是,何新明接著還主動大方地談到這一事件。
何新明說,他注意到最近國內的小股東、老股東去信訪局提出自己的訴求。這件事應該說在企業轉制的時候就埋下了伏筆。公司當時有600個員工參與了股改。改制到今天已經17年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股東十幾年前、七八年前、五年前已經退了。經濟不景氣,企業效益不好的時候,或者要買車買房的時候,退股是很正常的事。但現在東鵬上市后價值會很高,一些人覺得沒有分享到,所以有想法,這也可以理解。所以,企業在搞上市的時候,在股權設計上,如何防范這些風險就顯得非常重要。
何新明說,企業創業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堅持到成功那一刻。所以在吸收股東或者設置股權激勵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企業規范化經營總是有失有得。過去,陶瓷行業的上市之路不平坦,正規軍打不過游擊隊,但上市企業要贏在最后,就要有付得起與不規范企業競爭的成本。
這次會議的另外兩個議程中,成立協會孵化上市基金的倡議,與會的理事和常務理事反響并不熱烈。至于另外一個議程,即換選新秘書長的事,因為準備比較匆忙,最后動議沒有獲通過。
▲ 會議現場
(來源:華夏陶瓷網)
友情鏈接 Links
佛山市人民政府 | 禪城區人民政府 | 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 | 禪城區發展和改革局 | 禪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佛山市消費者委員會 | 美家網 | 搜陶網 |